- skyluh
#77 極限通過彎角的方式

要想極限臨界通過一個彎角,就要在彎角的每個部分都極限臨界。 這需要嘗試不同的走線和操作方法。
地面坡度(如NBR)、左右傾斜和地面附著力對轉向特性的影響非常大。
檢查彎角的坡度、傾斜和地面情況(是否有土、水、油等)。 上坡會提供更好的附著力、產生轉向不足傾向。 下坡反之。
正傾會提供更好的附著力、產生轉向過度傾向。 負傾反之。 特別要注意:彎中的塵土或者潮濕的地面會讓處於臨界狀態的車輛直接超出極限。
有時能避開這些污染物的路線就是"最佳"走線。
考慮到這些因素,走線不再是之前所講的形狀了,要善於嘗試。 如果前段附著力好於後段,就要在前段做出更多的轉彎角度。
彎前或者彎中地面上的胎印線不一定是最好的走線。 有些胎印線是臨界駕駛留下的,有些卻是別人救車時留下的。 要注意區分。
一般我們講解都是以後驅車的操作方法。 所說的彎中加油,都是比較小的動力輸出。 如果油門大到可以讓後輪動力打滑的程度了,那就是另一種走線方式了。
左腳煞車的同時加油門有時候並不適用於前驅車。
前驅車的循跡進彎需要車手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精確控制能力。
煞車和油門重疊這種操作方法在穩定重心的同時,也會減弱煞車效果、惡化煞車溫度、加大煞車磨損、加大燃油消耗。 建議僅在某些彎角使用即可,不要整個路段都用。
在耐力賽中甚至可以放棄這個彎角,低速通過,減少轉向過度,不使用重疊操作,以避免這些不良後果。
圖為紐柏林”阿德腦森林”彎道路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