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skyluh

#39 賽道上的三種感知能力:視覺,感覺(觸覺)和聽覺。

已更新:2022年9月9日



打個比方,大家跨出自己的腿,大概都會知道自己這一步可以跨多大,而車感好大概就是在用自己手腳的操作去控制一台車時,可以清楚的預知在自己做出動作後車子所會處於的狀態,比如在入彎點前就清楚的知道,打多少方向踩多少煞車可以剛好精準的切過彎心。


車感好的車手,腦海裡會有一套時刻類比車輛動態的模型,比如他們可以在轉向過度發生前就預知會發生轉向過度,並在剛剛好的時機修正方向,而車感不好的人,沒有這種預知將來的能力,總是要等到車屁股真正開始打滑再去救車。


在完全不認識的賽道,車感好的車手幾圈就可以把車推到極限,並且即便剛拿到一台陌生的車,做幾個帶著煞車油門的緊急變線,便可以清楚的知道這台車在任何情況下的極限在哪裡。


訊息的重要性:

1.需要根據賽道的資訊做出下一個步驟的決定。

2.判斷是否持續的極限駕駛

並非思考,而是”潛意識”大腦在處理這一些訊息。另用好這三種感知犯更少的錯誤(視覺,感覺(觸覺)和聽覺)。


A.視覺(視線)

>視線的重要性(可參照運動講堂視線篇)。

>”看見” 路面舊的路徑大腦處理的區別(路肩、地面輪胎痕跡、草皮、地表的變化、白線、有髒的區域比如輪胎殘膠)。


B. 感覺(觸覺)

>座椅、方向盤、踏板的回饋。

>車輛行駛狀態(滑動是否處於極限) =推頭、甩尾、地表凸起、路緣石、轉向、車頭下沉、車尾下沉、煞車的力量。

>賽道地面狀態(半乾、潮濕、霧氣、高溫等)。


C. 聽覺

>換檔=引擎轉速。

>輪胎空轉。

>輪胎鎖死=胎叫、車滑動。

>觀察周圍其他車輛位置。


C.感知能力的訓練

1.視線-畫”∞”練習。

2.賽道上三個感知分別專注練習(每次20分鐘)駕駛極限的60% -80% ,下意識關注於某個感知上。

3.勤做筆記。

4.不斷重複。

7 次查看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