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skyluh

如何定義為「資深老司機」?

已更新:2022年9月9日

好多車友或是朋友來問我,新入手一部高性能的車子開多少年,才能當真正的成為老的運動駕駛?這就好像你攝影學多少年,才能成為攝影大師一樣,很難講。它是有一個綜合考慮的因素的。


今天說幾個給你參考一下,想成為老駕駛,其實並不需要太長的時間,但想要保住老的運動駕駛的稱號,沒有那麼容易。




怎麼定義老駕駛


開多少年要以連續駕齡為前提。首先,開多少年是要以實際的連續駕齡為前提的。這個是因為駕駛經驗(包含運動駕駛)是需要不斷練習,不斷積累的。拿駕照5年和開車真的開了5年,完全是兩碼子事。


德國心理學家(Hermann Ebbinghaus)艾賓浩斯發現這個記憶遺忘曲線,第一天記住100%的知識,不複習,一個星期之後,剩下13%。如果每天繼續複習,一個星期之後,還能記住86%。


舉例這就好比打籃球的KOBE,他每天都進行1000次投籃訓練,就是為了鍛煉肌肉的機械記憶,保證比賽的時候,每一次出手都是標準的,都是OK的。如果他訓練的時候,三天打魚兩天曬網,在比賽的時候,出手就不標準了,投籃的時候,有時候想進,他進不了,有時候不想進,進了,反正就是不能手到拈來的那種感覺。也就是說就是沒有足夠的駕齡,其實馬力越大而且操控比較難的車子其實開起來相當危險。


用事故率來區分老駕駛和新手


那麼,說完多少年,老駕駛和新手這兩個東西到底怎麼區分?


《新老運動駕駛危險感知差異性研究》,駕齡超過10年的駕駛員,危險感知能力更強。不是開得越久,膽子越大,是感知危險能力越強。


它這個強,強到什麼份上?是駕齡4年以內的新司機的2倍以上。由於危險感知能力更強,老駕駛員往往能識別更多的危險場景。就是出事故的概率更低了。所以說,事故率是新老駕駛之間的比較大的差別,不是誰開得快。另外,《駕駛人駕齡與交通事故相關性研究》有一些報告說,它會把事故率作為指標,來對司機進行區分。事故率,就和我們考試的分數差不多的,出一次事故相當於錯一道題,60分和90分,是很容易看得出誰好誰壞的,也方便橫向對比,對吧。成為老駕駛並不需要太久,但並不是越老越厲害。


每日連續開2到3年就能成為老駕駛


那麼,剛才說的兩大前提,是駕齡和事故率。接下來,我們再來討論一下,開幾年可以成為老駕駛,對不對。我們往往會覺得,開車開得越久,就越不容易出事故。但是根據各國研究,2到3年駕齡的駕駛員,事故率才是最低的。這個我再去看《不同駕駛人交通事故特徵分析》。


根據這個報告,1年以下的駕駛員,事故率最高。達到了10.6次每萬人。2到3年駕齡的駕駛人,事故率明顯下降,有可能是第一年撞過了,膽子更小了。這每1萬人,只有3.4次,你看前面10.6,現在3.4了,是所有年齡段裡面最低的。它是這麼解釋的,2到3年駕齡的駕駛員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駕駛經驗,同時,還是處於比較謹慎的階段,所以事故率是最低的。


但駕齡越長,事故率不一定越低。那麼,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。就是老駕駛,他其實並不是越老越厲害。駕齡更長的司機,事故率又反而升高上去了。


這個調查上面,4到10年駕齡的駕駛員,事故率超過了每1萬人5次,11年以上駕齡的駕駛員,每1萬人6次。越來越高了。這個是為什麼?心態問題。老駕駛員們雖然經驗是比較豐富的,開車的時候,放鬆了,有時候就會過於自信。隨便違規,任意變道。我知道測速照相機在那裏,又開始違規。人家設在那邊是保安全的,你去破壞這些規則,事故率是要上升的了


總的來說,新手開車,2到3年的確就可以成為一個老駕駛,但並不是成為老駕駛就萬事大吉了,還是要保持良好的駕駛習慣和心態,對馬路和交通駕駛要有敬畏之心,是一份責任。

8 次查看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