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skyluh

#130 到底什麼樣的汽車底盤才是好底盤?

好的底盤一定是將操控性和舒適性兼顧的很好,日常駕駛的時候很舒適,濾振和隔音好;而激烈駕駛的時候,動力、傳動、懸吊、轉向的反應要能靈敏。另外,在高速行駛穩定性好...是嗎?


評鑑一款車,很重要的兩個方面就是引擎和底盤。引擎這裡暫時不談,而對於什麼樣的底盤才是好底盤,非常多人都有不同的意見。


喜歡運動化的人偏愛底盤較硬的車輛,這批人可以買運動版的。而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,需要的是一款家用車,好的底盤一定是將操控性和舒適性兼顧,日常駕駛的時候很舒適,濾振和隔音好;而激烈駕駛的時候,動力、傳動、懸吊、轉向的反應能跟節奏。另外,高速行駛速度穩定性好。



看底盤好壞不能只看懸吊的型式

很多人都只是粗淺地看一下底盤的規格,看看到底是獨立懸吊還是非獨立懸吊,然後就認為獨立一定比非獨立好。其實,要評價一個底盤到底好不好,只看懸吊是遠遠不夠的。


例如,很多品牌車子雖然採用了多連桿獨立懸吊,但是由於底盤調校得不好,甚至還不如很多採用拖曳臂式非獨立懸吊。


底盤是一個有機的整體,主要包括了三大塊:懸吊、轉向、煞車,有時候甚至還包括了傳動系統,例如兩輪驅動還是四驅動。就這幾個方面,我們簡單做下分析。


懸吊系統

針對一般的公路、城市等日常工況,對於普通的家用車來說,一般都會要求懸吊有著良好的過濾振動和隔音性能,這是評價行車品質的兩個很重要的方面。 其中過濾振動的性能針對日常的家用車、適應性要求更廣的SUV以及偏向運動化定位的車型這三種不同類型的車種,要求都是不一樣的。


在日常的家用車,適用道路環境更好一些,就要求過濾振動比較細膩,能夠足夠多的化解路面高頻的細碎振動,同時保留一定的過彎支撐能力;

適應性要求更廣的SUV,就要求對高頻振動以及低頻的衝擊都有比較好的兼顧能力,同時通過稍微不平整路面通過性也需要一定的保證,這種要求對於多變的路況是非常貼切,因此不但很多SUV適用這個標準,甚至很多車輛家庭轎車也要向這個標準看齊。


對於更運動化的車型來說,它的評判標準需要在日常家用車的基礎上,更多地向彎道的支撐力和極限性能靠攏,但是和真正的競技車型有所不同的地方是,這類車型對「操控感」的要求很多時候比「操控」本身要求更高,也就是說除了極限性能本身,更多的要求是有足夠的路感回饋,以及極限的可控性,一方面能夠獲得人與車的「溝通感」,增加操控的樂趣;另一方面,使得駕駛技術並沒那麼好的普通人,也能夠通過車身姿態的線性變化,比較容易地駕馭運動車型。



轉向系統

轉向評價起來就比懸吊要容易多了。對於好的轉向,都有這麼幾個要求:

指向精準,有種指到那裡打到哪裡感覺

有足夠的回饋,便於駕駛員實施掌握路況

輕便,容易操作


但是對於指向精準這一條,很多人在理解上都失之偏頗。有的人形成了這麼一個固定觀念:指向準的轉向就是運動型的轉向,就是手感很重的,而且轉向比例很小很快,雙手不離方向盤,打一把就能掉頭。


所謂的指向精準,其實就是兩條:虛位小,也就是左右間隙小:打多少方向就轉多大的彎,不會每打一把方向,車頭轉多少心裡無法知道。至於轉向的手感輕重,還有轉向比例的大小,影響的只是轉向的「運動感」,涉及的只是轉向的風格和特性,和精準與否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

不過,對於諸如SUV這一類應付的路況更多樣化的車種來說,合理的虛位又是必須的,因為這樣可以防止方向盤回饋的力量打手,削減由輪胎傳來的力道對底盤以及車手的傷害等。不同的工況評價指標有所差別,具體情況具體分析。



煞車性能

煞車系統的評價,最重要的就是:煞得住,挺得住。 煞得住是指煞車力,挺得住是指煞車能持久工作,抗熱衰退的能力。


對於家庭用車來說,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煞車的線性化,也就是說整個煞車的過程是比較線性的、容易控制的,而且能讓人比較舒服。


煞車的好壞,除了和煞車系統本身的能力有關以外,還和整車的軸荷分配、懸吊的設計調校有關,不然的話就很容易「起步勇猛,煞車下臺一鞠躬。」


綜合來說,評鑑一輛車的底盤,除了把懸吊、轉向、煞車等方面單獨評估之外,更多地時候是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一起來進行評鑑,同時還會加入諸如差速器的鎖死性能,以及驅動力分配特性等其它因素,共同評鑑整車的動態特性。 絕非只看一樣就做下判斷 。

7 次查看
bottom of page